CQ9电子破局行业痛点,热立方斩获中国供热展“热泵产品创新奖”

CQ9电子ISH中国供热展自1996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亚洲暖通全产业链年度盛会。2月19日,备受瞩目的“中国供热展热泵创新产品奖”颁奖盛典也在北京隆重举行。热立方凭借其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创新,从众多参展企业中脱颖而出,斩获中国供热展“热泵产品创新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其产品创新力的认可,更映射出热泵行业向高效节能、智能化、低碳化、场景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技术革新:从聚焦采暖,到覆盖采暖、制冷、除湿、热水多重需求

如果说地暖机以更节能舒适、静音省电满足了普通家庭的采暖刚需,那么,热立方此次在展会上新推出的地暖机智慧系统,则以更智能化、场景化的设计体验获得了对整体舒适家居生活有更高要求的用户的青睐。这套系统可实现四季恒温恒湿、全年热水无忧,高效应对潮湿,春季快速除湿、炎热夏季无风制冷、寒冷冬季舒适采暖等多重需求。众多参观者在亲身体验后,都对这款产品赞不绝口,不仅赞叹于其技术领先和设计人性化,更对其市场潜力充分看好,认为这套系统不仅适用于北方,更契合南方市场需求,有望成为跨区域生活的标杆之选。

行业痛点破解:从适应北方极端气候,到南北全域适配的全面突围

热泵采暖产品在国内的规模化推广开始于十年前北方的“煤改电”工程,彼时空气源热泵产品因在超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不足而备受质疑,热立方通过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全直流变频技术和EVI喷气增焓技术,使地暖机产品在-35℃超低温环境下也能高效强劲制热。热立方也因此连续十年中标北京煤改电项目,积极参与东北、华北等地的煤改电工程,并连续多年获评国家“煤改清洁能源”项目突出贡献单位。

多年来,传统空气源热泵产品多聚焦北方采暖,热泵制冷因地面结露难题而发展受限。热立方2024年推出具有革新意义的地冷机产品,与地暖机联机运行,不仅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结露难题,而且还具有低功耗补冷、恒温除湿、微风绕流三大功能,该系统可高效应对南方地区夏季时间长、易潮湿的气候特点,实现“春秋除湿、夏天制冷、冬天采暖”的全季候解决方案,从而填补南方市场空白。此次地暖机智慧系统的推出,又加持了热水功能,为热立方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边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潜力:从家庭场景到千亿级蓝海的生态布局

热立方的创新不止于产品,更在于其生态构建。在家庭场景,热立方通过终端沉浸式体验设计,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卧室、客厅等真实场景,为其提供采暖、制冷、除湿、热水等舒适生活解决方案。在工农业应用场景,热立方也展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比如热立方烘干机在热泵烘干领域、农业大棚领域、化工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案例。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热立方地暖机已出口至德国、挪威、芬兰等56个国家和地区。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大潮下,热泵企业唯有以用户需求为锚点,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方能在机会来临时立于潮头。热立方,正以创新者的温度,不断探索行业边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CQ9电子主机厂大秀机器人,上海车展“智能”唱主角

CQ9电子曾经帅哥美女当“车模”的情况,在今年上海车展进一步减少,不少主机厂用上了人形机器人、机器狗、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与观众互动。

长安汽车召开了本届上海车展第一场发布会,董事长朱华荣上台时忘了带翻译器,送器材的不是工作人员,而是机器狗“来福”。

不仅机器狗,长安展台上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飞行汽车,还有智能外骨骼都来了,界面新闻留意到,机器人吸引大量观众与之互动,而这些机器人也颇具“人性”,“累了”后还会蹲着休息,被一些网友戏称为“中国蹲”。

此外,端侧模型、智能体与汽车的融合也变得更为深入。长安自研的“天衡底盘”,融入了天枢大模型的数据处理能力和AI智能算法,不仅提升了驾乘的舒适性、稳定性、安全性,也能与人互动。

本届车展,“天衡底盘”实车搭载于长安启源E07上,进行了首次公开亮相,表演了一键跳舞,手车共舞等“科技魔术”,赢得大量掌声,有观众惊呼:“这也太像智能汽车机器人了。”

事实上,“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是长安汽车一直以来坚持的发展方向,朱华荣在上海车展发布会表示:“未来十年,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打造‘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这也正面反映出,长安汽车始终强调研发领域的高强度投入和科技创新,才能在2025上海车展带来一场陆海空立体出行数智展览,清晰勾勒出来立体出行生态场景。

创新是安身立命之本

长安汽车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再穷不能穷研发,勒紧裤腰带也要搞研发。确立了每年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费用投入研发,并且其中10%作前瞻性技术研究的原则。

实际执行中,投入更大。长安汽车业绩说明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全口径)151.58亿元(含阿维塔26.7亿元),保持10%以上增速。

过去十年,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长安汽车围绕新能源领域,累计投入超400亿元;围绕智能化领域,累计投入超600亿元;围绕前瞻技术领域,累计投入超100亿元。

在全球31个国家,长安汽车拥有1.8万研发人员和16个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中心,17家科技公司,180个实验室,以及行业唯一的智能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化、软件领域人才现已有近5000人。

坚定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和全球化人才团队,带来的成果显而易见。

比如长安启源Q07、深蓝S09、阿维塔06三款全新力作在上海车展亮相,分别吸引大批观众驻足体验,不少专业观众举起相机不停拍摄细节,对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数智电动品牌最新科技实力表示认可。

此外,在“三电”领域,长安汽车有4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得到突破,特别是“金钟罩”电池,全面融入AI算法,电池状态实时监测等一系列尖端技术,实现“只冒烟、不起火”的真安全,金钟罩全固态电池也在本次车展实现首秀。同时,打造“原力超集电驱”,升级智慧新蓝鲸3.0,实现行业首创插混、增程一体化技术。

智能化领域更是全面引领。不仅研发了全球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SDA,“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等20余项技术行业领先,原地掉头、钟摆停车等技术也即将批量。同时与华为、腾讯、地平线、联通、亿航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战略合作,共创共赢。

研发铸就实力,创新驱动未来。长安汽车用十年如一日的战略定力,构筑起中国自主品牌的技术护城河,在上海车展大放异彩,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智造的创新魅力。

智能化下半场,三大优势锁定主动权

“汽车产业正在转向‘智能化的下半场’,决定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因素--智能化、全球化、能源多元化,正是长安汽车的三大优势。”朱华荣如此表示。这不仅是一个累计销售已达2841.6万辆的企业应有的底气,更在于长安汽车对于未来的战略前瞻与坚定布局。

BEV、REEV、PHEV、HEV、ICE多元动力路线是长安汽车一直坚持并将继续稳固的,未来五年将面向全球推出45款全新产品。

长安汽车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电池已进入研发快车道,2025年底前,将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超400Wh/kg。

此外,基于SDA平台,长安汽车将升级“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以及50余项智能功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科技智慧、物超所值的产品价值体验。

全球化是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长安汽车不仅建成了9个海外工厂,全球渠道网点已超9000个,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长安泰国工厂也将于下月投产。

未来,长安汽车将五大海外区域市场提升到中国市场同等战略高度,全球布局将从3000万市场容量扩展到5000万,加速海外五大区域本地化。推动中国车企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产业出海”的全新阶段跃迁。

前瞻领域也有清晰布局。长安汽车将打造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预计今年底,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到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应用。

竞争愈发激烈的智能化下半场,长安汽车凭借三大优势率先锁定主动权。在电动化时代书写高质量发展范本,转型向上树立榜样的长安汽车,正在将自身的表率作用持续扩大。

正如本届上海车展,长安汽车以“智慧全球 共嬴未来”为参展主题,正是希望与中国汽车、全球伙伴携手,走向更大更远的未来。

CQ9电子唐德影视:证券简称变更为华智数媒

CQ9电子唐德影视4月24日公告,公司中文名称由“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华智数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唐德影视”变更为“华智数媒”,启用时间为2025年4月25日。

CQ9电子广州落地全国首个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医疗采购资金结算场景

CQ9电子4月24日,广州市委金融办发布消息,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和广州市委金融办的指导下,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携手广州交易集团落地全国首个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医疗采购资金结算场景,在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平台(简称“广州GPO平台”)实现供应商资金合约化、自动化结算应用。上线第1周,即为平台供应商智能合约结算86笔、370万元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