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乐鱼体育房企接力爆雷的7大缘由其实它是金融术语,一般指的是P2P平台因为逾期兑付或经营不善问题,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而出现的平台停业、清盘、法人跑路、倒闭等问题
leyu乐鱼体育房企接力爆雷的7大缘由其实它是金融术语,一般指的是P2P平台因为逾期兑付或经营不善问题,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而出现的“平台停业、清盘、法人跑路、倒闭”等问题。
以前爆雷都是中小房企或是名不见经传的房企,所以大家感知度很低,但今天爆雷被全行业重视和警惕,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你发现身边熟悉的房企、知名的房企甚至千亿房企,头部房企也开始一个接一个爆雷了。
事实上,2021年的爆雷年,爆雷最密集的还是最近8、9、10三个月,这3个月房企的“违约门”似乎被彻底打开了。
年初,华夏幸福领头,蓝光随后,而后泰禾、leyu乐鱼体育阳光100、协信……其实都属于零星式的爆雷违约。但在最近3个月,以恒大开启的新一轮爆雷声明显频率提高了。
›10月4日,花样年发布公告称,一宗2021年10月4日到期的美元票据,未能在到期当日付款,剩余未偿还本金额为2.06亿美元。
而且很多爆雷房企其实早在三道红线年都宣布降杠杆,降负债了,等于提前动手了,为何还会在1年之后引发爆雷?
在一阵阵且此起彼伏的房企“爆雷声”中,作为媒体也需要反思,为何房企活了20年、30年甚至更长司龄,经过N轮调控后会在2021年大规模、高频次、大力度爆雷?都是地产老司机,却迈不起一个2021年的坎?
房企暴雷,违约的原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的,有内在也有外在的,但归根结底第一个缘由,是房地产上半场模式缺乏敬畏之心,缺乏常识之心、缺乏平衡之心的“老模式的先天BUG”,这是爆雷的“根”!
一个近20万亿的超级行业,一些千亿量级房企频频爆雷,leyu乐鱼体育竟然行业没有掀起一轮全面深刻反思和检讨爆雷的浪潮。
正如中交总经理周济指出:房地产行业确实需要反思甚至检讨,第一,房地产行业缺乏思想,第二,房企错在哪里?核心是错在世界观和方。
其实就是大多房企上半场强调规模与速度,而行业也是“高速度、高发展、高利润”的三高时代,这也对应到企业自然而然选择了“高负债、高周转、高激励、高风险”的“四高玩法”。
在地方政府、银行、老百姓都乐于高地价,高房价的游戏下,开发商自然而然把“四高”模式玩出了花,玩到极致!
但事实上,政策的调控是这个行业真正长远稳健发展的必须,政策乃至行业也给了房企提前修复的窗口期。
其实中央、央行、地产同行都提醒过这一轮调控的严厉度,彻底性,但很多房企老板和中高层都对“警醒”大意了,侥幸了。举几个例子:
其一,2018年作为头部企业的万科郁亮就给行业喊话,即大谈“活下去”命题,而且就是3个活下去“大字报”在万科集团大会上醒目亮相。彼时很多同行还不以为然,认为郁亮太矫情,甚至危言耸听。
其二,央行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连续3年喊线月提出“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最大的灰犀牛;比如2021年喊话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2021年6月郭树清再喊话:“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其三,过去房产调控的“空调”和3年周期性经验,让众多房企误以为这个3年游戏会一直击鼓传花下去,直到2019年、2020年很多房企还在侥幸政策松动,等待新一轮上涨周期。
其实很多房企早在三道红线之前就提出了“去杠杆、降负债”的企业战略,有的甚至窗口期提前了1年,但由于过去负债率过高,以及是否真实彻底有效降负债,最终导致高负债房企错过了最佳修复期,陷入2021年的僵局!
房企爆雷大多不是项目,而是出现在公司层面,公司核心就是大量的信用债到期!而2021年频频爆雷,一个直接导火索就是2021年是近5年还债的债务最高峰!通俗的说,2021年房企债务规模体量、债务压力最大的一年!
虽然2021年四季度房企整体到期债券为1082亿元,同比减少7%,环比减少19%,偿债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属于历史较高位。同样值得警醒的是2022年上半年到期债券是3671亿,偿债压力持续。
比如不少房企“三条红线”指标优化是通过显性债务转为隐性债务的手法。但事实上,房企实际债务偿还问题压力依旧存在。
房企一向是6、7个锅盖10个锅,一向是借新债还旧债。但不巧的是2021年房企发新债,融资端输血的开关扭紧了,房企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获取外部输血了。
比如为何三季度房企爆雷声,并购声更加“响亮”?核心在于现金流是房企的血液,但房企血液核心源自于自我造血和外部输血。
一个很恐怖的数据是,2021年三季度融资创造2018年以来的“新低位”!其一,2021年各季度融资呈现直线下降趋势。
其三,第三季度融资额最低即2872亿,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24%,融资额创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实,房企爆雷无所谓融资输血被堵,无所谓政策调控,核心只要房企自身造血是通畅的,有大体量的血液输入,那么一定的高负债,一定的融资收紧,依旧还是可以活下去,不至于爆雷。
比如2021年上下半年的市场两重天。上半年火热,下半场冰冷,上半年按揭额度够,房企销售火热,比如融创,美的,金地业绩同比增长超60%,百强业绩平均增长36%,自然自我造血还是可以的!但从7月开始史上最强硬的、全方位无死角的政策调控“效应”开始显现,整个楼市到访量,成交量迅速“速冻”,7月,8月,9月连续三月业绩速冻,走低,导致房企“造血”量开始骤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1-8月全国房地产销售累计销售额和销售面积环比增速已连续6个月下滑。克而瑞数据显示,8月百强房企单月销售金额同比下滑19.6%。9月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4.6%,其中,刚过去的9月,百强房企中逾9成企业单月业绩同比降低,其中6成企业同比降幅大于30%。
比如一线城市成交全线回落,同比、环比分别下降36%和23%。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同比跌幅都在30%附近,上海暂以45%同比跌幅居首。同样,全国24个二、三线城市成交持续走低,同比跌幅扩至23%。
同时,最新十一假期 (2021年10月1日-10月7日,下同) 60个重点监测城市累计成交1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与2019年同期相比,降幅也达到33%,惨淡行情可见一斑。
你可能会说,9月份央行等部门提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利好,但事实上:其一,这只是对过去银行一刀切政策的“刚需”修复,只是银行在对购房小业主的按揭信贷方面有所放松;
其二,目前对公,对房企授信额度整体上依旧紧张,授信准入条件依旧趋严,房地产方向的对公授信业务也主要是向国央企类房企以及一二线城市的项目倾斜,总体上对公依旧艰难。
很多人不明白,大房企为啥一出违约问题,就是一连串的大问题?又或者一家资产万亿,销售数千亿的房企为何一笔几十亿的债务违约就会让房企迅速陷入困局和被动?缘由在于3点:其一,房地产这个行业天生就是高风险行业,本身高度依赖资金,即使达到绿档标准,净资产负债率也是100%,剔除预收资产负债率也是70%,显然房企天生对资金依赖度过高。
尤其是金融机构,一旦某家房企有违约迹象,或是评级机构评级下调,哪怕一笔小的资金债务违约,就会引发所有金融机构汗毛竖立,迅速列入金融机构黑名单。后续正常的再融资就会被严控甚至杜绝,还未到期的债务甚至要求被提前兑现;
同样,供应商发现苗头不对,也会对资金要求更严,着急要钱;消费者受负面舆情影响,也会观望甚至直接放弃购房。
过去房企不缺钱,很多爆雷房企都是千亿级房企,他们不是没有钱,无钱还债还有一个典型原因,是拿了无法短期变现的地王,短钱长投的做了很多多元化投资……最终资金都被陷在中短期无法现金流回笼的重大项目、重大多元化投资上了。比如,龙湖虽然2010年就开始每年坚持投入商业地产,但却始终恪守10%的投资比例;融创虽然有六大产业集团的多元化投资,但却始终恪守长期资产投资总量占总资产不超过11%的安全红线。leyu乐鱼体育
有红线,有自律,精准的投资才能穿越调控和周期,而拿地王,过度多元化投资,粗放投资,只会让企业陷入发展僵局,甚至违约爆雷的无奈局面。
爆雷,对企业而言是悲剧,但对行业,对国家而言,其实又或许是好事!这一轮最严格,全方位,立体式的调控,就是在倒逼所有开发商进行真正的变革,改革!就是要去掉开发商过去20多年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三高模式”!
未来房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只有改变游戏规则,适应新的房地产新调控,新生态,新玩法。这个调整转型的过程注定痛苦,难受,但这也是企业进化,进入下一轮发展新周期的必修课!